烧香拜佛,一个掩盖了数千年的惊天秘密!

2023-05-10 14:56:27


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。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盘。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萨婆诃。    

    


视频描述:


  逢年过节到庙里烧香祈福,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。正月初一那天更是人山人海,所有寺院道观都是香烟缭绕,功德箱里塞满了钞票。每个人焚香下跪的时候,都在心中祈福,希望神明能够为自己带来财富、事业和健康。

  但是现实是极其残酷的!!!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不灵验!!!
  俗话说:心诚则灵!是我们的心不诚吗?我相信,除了个别人外,绝大多数人在祈拜神佛的时候都是诚心诚意的!是庙宇不灵吗?

 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?这是我多年来解不开的一个死结!终于日前机缘巧合,让我揭开了这个被掩盖了数千年的惊天秘密!!!

  事情的发生极其偶然。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公司网站,没想到这一看,却让我发现了一个被掩盖了数千年的惊天秘密!也找到了多年困扰我的答案!!!

  这网站,里面有一页叫“祈香福”。看到“祈香福”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很困惑,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提法,连网上也没有查到这个词。是不是写错了?我可是自认有点国学背景的啊!而里面的一句话更让我感到疑惑。


  “我们向神佛祈福,祈福我们的事业像明香一样,恒远地照亮每一个角落:贡献国家,造福人民,回报社会,利益员工……我们向神佛祈祷,祈祷一个机会,让我们施展远大抱负,实现美好理想……”



  说实话,我非常怀疑这个祈福的内容,因为里面没有提到财富!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漏洞!对于一个公司来说,不祈祷财富祈祷什么?是不是太虚伪了?明明想赚钱却满口仁义道德?!我带着满脑子疑问按网上联系方式找到了负责人,不客气地把我的问题提了出来,却得到了一个很简单但却非常奇怪的回答,“因为我们不想祈祸,我们想祈福”我听后完全不知所以然。什么叫“不想祈祸”,这跟“祸”有什么关系吗?当我再次追问时,该负责人告诉我应该自己去找答案,并建议我去找一找“福”字的真正含义。


  回去后我开始到处查找“福”字的解释和含义,解释都是基本一样的:
“福”字在甲骨文中是“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之上”的会意字,是人们祭祀神佛祈祷得到福报的意思。这种解释有什么异常吗?几千年来都是这样子啊!我们整天烧香拜佛就是要祈祷上天索取福报啊!

  当我带着这个疑问再次“骚扰”负责人的时候,我被反问到:“双手捧酒献给神明是祈祷福报的意思吗?”我一下子被问的莫名其妙,难道不是吗?

  由于对方很忙,我不好意思再次打扰,遂找朋友介绍了一位界人士请教。这位法师学识深厚。当我把疑问提出来之后,他笑着问我,“在古代酒是非常珍贵的东西,比黄金珍贵的多!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献出去叫什么?”我一下子蒙住了,“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献出去”?那不是“奉献”吗?难道“福”的真正含义不是“索取”,而是“奉献”?法师接着说:“真正的佛门弟子,焚香祈福,是敬佛、礼佛,并学习佛法的道理,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,去普渡众生,这里面是没有任何索取的意思的。没有奉献,哪里有福报可言呢?整天想着自己的利益,想着索取,不帮助别人,甚至还伤害别人,又哪里有福报可言呢?有的只能是祸报啊!这中间的道理,你自己去领悟吧。”



  从法师那里出来后,我一个人坐在寺庙里面的广场上。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,香客们进进出出,可是在我眼里,已经完全变了颜色。前面那个年轻人,像个做生意的。看他念念有词的样子,一定是在祈求神佛保佑他发财吧?那个胖胖的中年人,像个贪官模样,看他虔诚的样子,一定是在祈求神佛保佑他升官又捞钱吧?他们肯定在神佛面前许愿要捐钱来还愿吧?不知为什么,我心中泛起阵阵明悟,他们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甚至恶行祈求福报吧?这满广场的香客,有没有人是祈祷神佛给自己机会为社会做贡献,为他人做奉献的呢?恐怕一个都没有吧!

  我们常说,诚心三柱香,能沟通神佛,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!可是我们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呢?我们展现在神佛面前的是什么呢?是一颗颗丑陋的心灵,自私、贪婪!是一张张丑陋的嘴脸,虚伪、势利!我们本该敬佛、礼佛、按佛说的道理去做!可现在却变成拜佛、求佛,把自己的丑陋和阴暗全无保留地展现在神佛面前。更可悲的是,还要用世俗的肮脏金钱和神佛交换,要神佛按我们的意思办,帮助我们更丑陋,帮助我们更阴暗?!

  扪心自问,神佛会保佑我们吗?没有奉献、谈何福报?没有为他人、为社会做奉献,却只要求索取和享受?我被找到的答案彻底惊住了!这几天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惊!

  这一刻,我终于明白了“祈香福”的含义,也终于明白了那位负责人的话,“我们不想祈祸,我们想祈福!”里面承载了如此厚重的文化传承,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!

  在为我们先人的思想传承而深深地震惊与折服的同时,我也为民间百姓千百年来天天祈祸而不知感到深深的悲哀!我们的先人在几千年前就明白了这个道理,并创造了相应的文字来阐明“天机”,却被后人错误地认知,天天祈祸!

 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悲哀的结局?答案也许早已被尘封在历史中了。可不管是什么原因,今天我把这个秘密说出来,希望亿万百姓从昏梦中惊醒,不要再天天烧香祈祸了!请顺应“天道”吧,多做一些有益社会、有益他人的实事吧,多做一些慈善捐助,让更多的人受益,让社会受益吧!不要再去为自己的私利甚至恶行祈求什么福报了?那样得到的只能是祸!

  “福”不是我们“人”能够求到的!赐福是“天”的权力!把自己的思想和品行端正,回归家庭,回归社会,回归成一个有责任、有爱心的“人”吧!只有这样,“福”才会降临到你我的身上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Ⅰ什么是 一、广义的 (一)宗大师论 慧皎: “也者妙万物而为高,故能无法不缘,无境不察,然缘情察境,唯寂乃明,其犹渊池息浪,则彻见鱼石,心水既澄,则凝照无隐!” (二)佛学文献论 《佛学大辞典》: (术语)那之略。译曰弃恶,功德丛林。思惟修等。新译曰 静虑。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。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,谓之修得。生于色界而发之,谓之生得。思惟而修得之。则名为思惟修。成就之之 心体,即为寂静,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。故名静虑。弃恶,功 德丛林之名,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,是亦一种定心之法,故虽时 翻为定,而定之梵名,为三昧或三摩地,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。 又宗之,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,而其体为涅盘之妙心,非谓色 界所属之。见定条。智度论十七曰:‘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。,秦言思惟修。’法界次第曰:‘是西土音,此翻弃恶,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,故云弃恶,或翻功德丛林,或翻思惟修。’大乘义章十三曰:‘定者别名不同。略有七种:一名为,二名为定,三名三 昧,四名正受,五名三摩提,六名奢摩他,七名解脱,亦名背舍。 者是其中国之言,此翻名为思惟修习,亦云功德丛林。’慧苑音义上曰:‘那,此云静虑,谓静心思虑也。旧翻为思惟修者,略也。’ 法(术语)有二种:一曰如来。一曰祖师。如来者,经论所说,秦罗什初传之,至天台而极详悉。祖师者,经论之外,祖 祖自心印心,魏达摩初传之。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,百万 人天不能解其意,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。佛言我付汝以涅盘 之妙心。是如来之宗源也。故称为佛心宗。常言法者,指此佛心宗之。 1、总说 四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,共名十二门,亦名世间净,通 称定。定者,为梵语那之略,译为“思维修”,新译曰:静虑。思维修者,为思维所对之境,而研习之意也。静虑者,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意也。定为梵语三昧之译,为心定止于一境,而离散动之意。即一心考物曰,一境静念曰定。故名宽,指一切息虑凝心言,定名狭,为定之一分也。盖那思维审虑,自具定止寂静之意, 故得名定。三昧无思维审虑之意,不得名。总别合称,则曰定。 而定皆为是心之德,此心之德非欲界所属之心德,乃属于色界之法, 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,曰四四定。此四四定世间法,则佛法外道 凡夫圣者共通也。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,为出世间法,不具三界所属之心体者。故得则必离欲界之烦恼,得定则必断色界 之烦恼,得无漏诸定,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也。而者非但为诸定之 根本,且依此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,且依有审虑之用。观念真理, 必依此。是故为学道之至要者也。 2、根本四 四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,共名十二门,亦名世间净。今 先明四也。此四法,各有方便中间,今但论色界正定,不取方便 中间,故名根本四。 (一)初 初者,行人先须趺坐调息,从粗住细住,阶欲界定。次后身心泯然虚豁,失于欲界之身,坐中不见头手。床敷犹若虚空,是为未到 地定。此定能生初,即是初方便,亦名未来。得此相已,初勿惊恐,亦勿欢喜(惊喜皆能招魔),勿向人说(说则永失不可复得, 譬如种树,不可露根)。若于未到地中,入定渐深,身心虚寂,不见 内外。或经一日,乃至七日,或一月乃至一年,定心不坏,守护增长。 忽觉身心凝然,运运而动。当动之时,还觉渐渐有身,如云如影动发。 或从上发,或从下发,或从腰发,渐渐遍身(上发多退,下发多进)。动触发时,功德无量。略说十种善法眷属,与动俱起:一定,二空, 三明净,四喜悦,五乐,六善心生,七知见明了,八无累解脱,九境界现前,十心调柔软。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,此则略说初动触相。如是,或经一日,或经十日,或一月四月,乃至一年,此事既过, 复有余触,次第而发(然亦无定前后)。故名初。言余触者,即前动触为一,二痒,三凉,四暖,五轻,六重,七涩,八滑。复有八触: 一掉,二猗,三冷,四热,五浮,六沈,七坚,八软。此八与前八虽同,而细分别,不无小异。此十六触,随一发时,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。行者因未到地,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,故名初初发。并是 色界清净四大,依欲界身中而发。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(五欲者: 一色,二声,三香,四味,五触。五盖者:一贪欲,二嗔恚,三睡眠, 四掉悔,五疑),得初五支功德(一觉,二观,三喜,四乐,五一心)。 A、觉支初心在缘名觉。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,色界清净色法, 触欲界身根,心大惊悟,尔时即生身识,觉此色触,未曾有功德利益, 故名觉支。 B、观支细心分别名观。谓行者既证初功德,即以细心分别此 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,无诸盖覆,如是等功德,欲界之所未 有,故名观支。 C、喜支欣庆之心名喜。谓行者初发时,乃有喜生,但分别未 了,故喜心未成,若观心分别,所舍欲界之乐甚少,今护得初,利 益甚多,如是思惟已,则欢喜无量,故名喜支。 D、乐支怡悦之心名乐。谓行者发初时,乃即有乐,但分别喜, 动涌心息,则恬然静虑,受于乐触怡悦之快,故名乐支。 E、一心支心与定一,名为一心。谓行者初证时,乃即着定, 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,故有微细之散,若喜乐息,自然心与定一, 故名一心支。 若在人中坐,得此根本初,不失不退,则命终已,随初力深浅,必生梵众等之天中,是初天因也。 (二)二 次二者,若于初定中,厌离觉观,入中间。从未到地,专心不止,于后其心豁然,明净皎洁,定心与喜俱发,具足四支功德(一内净,二喜,三乐,四一心)。 A、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,故名内净。谓行者欲离初时,种种诃责觉观,觉观既灭,则心内静,心与静色法相应,豁尔明静,故 名内净支。 B、喜支欣庆之心名喜。谓行者初得内静时,即与喜俱发,而喜 心未成,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,获得胜定内净之喜,欢喜无量,故名喜支。 C、乐支怡悦之心名乐。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,则怡然静虑,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,故名乐支。 D、一心支心与定一,谓之一心。谓行者喜乐心息,则心与定一,澄渟不动,故名一心支。 名为根本二,若人坐得此,随其浅深,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,是为二天因也。 (三)三 次三者,若于二定,厌离喜相,入中间。从未到地,澄静其心,泯然入定,不依内外,与乐俱发,具足五支功德(一舍,二念, 三慧,四乐,五一心)。 A、舍支离喜不悔名舍。谓行者欲离二时,种种诃责二之喜, 喜既灭谢,三即发。若证三之乐,则舍二之喜,不生悔心,故名为舍,亦名三乐。初生时,是乐三界第一,能生心着,心着则 坏,故须行舍。 B、念支念名爱念。谓行者既发三之乐,乐从内起,应须爱念 将养,则乐得增长,乃至遍身,如慈母念子,爱念将养,故名念支。 C、慧支解知之心名慧。谓行者既发三之乐,此乐微妙,难得 增长,若非善巧解慧,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。 D、乐支怡悦之心名乐。谓行者发三乐已,若能善用舍念慧, 将护此乐,乐既无过,则增长遍身,怡悦安快。三为最乐,若离三 ,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。 E、一心支心与定一,名曰一心。谓行者受乐心息,则心自与定 法为一,澄渟不动也。 名为根本三,若人坐得此,随其浅深,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,是为三天因也。 (四)四 次四者,若于第三定,厌离乐法,深见过患,入中间。心无散动,得未到地,于后其心豁然开发,定心安隐,出入息断,具足四支功德(一不苦不乐,二舍,三念清净,四一心)。 A、不苦不乐支不苦不乐,中庸之心也。谓行者欲离三时,种种因缘,诃责于乐。乐既谢灭,则不动之定,与舍俱发,故内心湛然,不苦不乐也。 B、舍支离乐不悔名舍。谓行者既得第四,不动真定,则舍三 难舍之乐,不生悔心,故名舍支。亦云:证四不动定时,不应取 定起动念心,若心行舍,则无动念之乖也。 C、念清净支念即爱念。谓行者既得四真定,当念下地之过, 复念自己功德,方便将养,令不退失,进入胜品,故名为念。亦云: 是四中,有不动照了,正念分明,故名念支。 D、一心支心与定一,名一心支。谓行者既得四之定,复用舍念将护,则心无所依,泯然凝寂,一心在定,犹如明镜不动,净水无波,湛然而照,万象皆现。 名为根本四,若人坐得此,随其浅深,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,是为四天因也。 3、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,亦名四等,谓慈、悲、喜、舍也。有凡夫人,虽得四,以乐高胜,求作梵王,更修四无量心。 ①慈无量心爱念众生,常求乐事以饶益之。 ②悲无量心愍念众生,受五道中种种身苦。 ③喜无量心欲念众生,从乐得欢喜。 ④舍无量心舍三种心,但念众生,不憎不爱。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,命终得为四天王。 4、四无色定 (1)空处定 行人得第四已,深思色法过罪,作意灭除一切色法,一心缘空,念空不舍,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,亦有中间。尔时勤加精进,一心 念空不舍,则其心泯然任运,自住空缘,亦名未到地相。于后豁然与 空相应,其心明净,不苦不乐,益受增长。于深定中,唯见虚空,无诸色相,虽缘无边虚空,心无分散,既无色缚,心识澄静,无碍自在,如笼破鸟出,飞腾自在,是名证虚空定。证此定已,不失不退,命终必生空无边处,但有受想行识四阴,无色阴也。 (2)识处定 行人得空定已,诃责空处多诸过失,便舍空处,一切系缘现在心 识,念念不离,未来过去,亦复如是。常念于识,欲得与识相应,加功专注,不计旬月。一心缘识,而无异念,空念即谢,识定未生,名 中间定。即便泯然任运,自住识缘,名未到地。此后豁然,与识相应,心定不动。而于定中,不见余事,唯见心识,念念不住,定心分明, 识虑广阔,无量无边,识法持心,无分散意。此定安隐,清净寂静。 证此不失,命后必生识无边处,亦有四阴也。 (3)无所有处定 亦名不用处定。行人得识定已,诃责识处过患,即舍识处,系心 无所有处,于中心不忧悔,专精不懈,一心内净。空无所有,不见诸 法,寂然安隐,心无动摇,此为证无所有定相。入此定时,怡然寂绝, 诸想不起,尚不见心相,何况余法。无所分别,即是无所处定。证此不失,命后必生无所有处,亦有四阴也。 (4)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人得无所有定已,深诃责无所有处过罪,即舍无所有处,观于非有非无。常念不舍,一心专精,加功不已,其心任运,住在缘中。 于后忽然,真实定发,不见有无相貌,泯然寂绝,心无动摇,恬然清 净,如涅盘相。是定微妙,三界中极,如步屈虫,行至树表,更无可 进。证此不失,命后必生非非想处,仍有细微四阴也。 5、亦世间亦出世间-六妙门 法界次第云:‘妙名涅盘,门名能通,修此六法,则能通至涅盘,故名六妙门。前三是定,后三是慧,定爱慧策,能发真明,出离生死。’ 数息门数息者,修行之人,调和气息,不涩不滑,安详徐数,从 一至十,摄心在数,不令驰散。盖欲界众生,心多驰动,粗散难摄, 故须数息,制其散乱,是为入定之要,故以数息为初门也。 随息门随息者,细心依随息之出入,住而不散也。谓修行之人, 虽因前数息,心暂得住,而定未发,苦犹存数,则有起念之失,故 须舍数修随。心随于息,入时知入,出时知出,长短冷暖,悉皆知之,心安明净。定自发,故以随为门也。 止门止者,摄心静虑也。谓修行之人,虽因前随息,心安明静, 而定犹末发。若心依随,则微有起想之乱。苟欲澄净安隐,莫若于止。 故次舍随修止,凝心寂虑,定自发,故以止为门也。 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。谓修行之人,虽因前止,证诸定, 而解慧未发。若心住定,则有味着之失。是故不着于止,起观分别, 则无漏方便,因此开发,故以观为门也。 还门还者转心返照也。谓修行之人,虽修前观,分别观察,而真 明未发。即当舍观修还,反照能观之心,念念皆不可得,不加功力, 任运返本还源,故以还为门也。 净门净者心无所依,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。谓修行之人,虽修前 还,而真明犹未能发。即当舍还修净,净心成就,即发三乘圣道,故 以净为门也。 (三)广义在修正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: 慧思《诸法无诤三昧法门》: “夫欲学一切佛法,先持净戒勤定。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、百 八三昧、五百陀罗尼、及诸解脱、大慈大悲、一切种智、五眼、六神 通、……如是无量佛法功德,一切皆从生。何以故?三世十方无量诸佛,若欲说法度众生时,先入定。……一念心中一时行,无前无 后,亦无中间,一时说法度众生,皆是波罗蜜功德所成,是故佛言: 若不坐,平地颠坠。若欲断烦恼,先以定动,然后智拔。…… ……欲坐时,应先观身本,身本者,如来藏也,亦名自性清净心,是名真实心,不在内,不在外,不在中间,不断不常,亦非中道, 无名无字,无相貌,无自无他,无生无灭,无来无去,无住处,无愚无智,无缚无解,生死涅盘无一二,无前无后,无中间,从昔已来无名字,如是观察真身竟,次观身身,复观心身。…… 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,亦知出世三乘圣道,制心智,无事 不办。欲求佛道持净戒,专修观得神通,……问曰:《般若经》中佛自说言,……般若为前导,亦是三世诸佛母,汝今云何偏赞,不赞五波罗蜜?……定如净油智如炷,慧如大放光明,照物无二是般 若,镫明本无差别照,睹者眼目明暗异,定道品及六度,般若一法 无有二,觉道神通从发,随机化俗差别异。问曰: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定生?答曰:如定论中说,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生。《般 若论》中,亦有此语,般若从生。……《胜定经》中说:若复有人,不须定,身不证法,散心读诵十二部经,……不如一念思维入定。……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,独赞定?佛告诸论师:汝等心乱, 假使多闻何所益也。……汝欲与定角力……无有是处。复次《毗婆 论》中说:若有比丘,不肯坐,身不证法,散心读诵,讲说文字, 辩说为能,不知,诈言知;不解,诈言解,……如是论师,死入地狱。…… 复次波罗密,有无量名字,为求佛道,修学甚深,微妙定, 身心得证,断诸烦恼,得大神通,立大誓愿,度一切众生,是乃名字波罗密。……尔时定转名四无量心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四摄法。……尔时定及神通波罗蜜,转名一切种智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十八不共法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十号也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般 若波罗蜜。……尔时波罗密,转名八背舍。……尔时波罗密,转 名尸波罗密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羼提波罗蜜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 精进毗梨耶波罗蜜。……尔时波罗蜜,转名九次第定。……尔时 定,转名狮子奋迅三昧。……尔时定,转名超越三昧。……尔时 波罗蜜,名八解脱。” 二、门的 (一)门即宗 《大辞典》: 门(术语)达摩所传那之法门也。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。证道歌曰:“是以门了却心,顿入无生知见力。” 宗(流派)以那为宗,故名。那或译思惟修,或译静虑, 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,原为三学六度之一。初祖达摩天竺人,梁 魏之世,,其法唯静坐默念,发明佛心,凝工夫而已,其外相一等于那,故称为宗。所谓宗者,非三学六度之一分, 于是而如来,祖师之称起。以经论所说,六度所摄之为如来,达摩所传之心印为祖师。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,则与其谓为宗。 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。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,迦叶破颜微笑,为第 一祖。二十八传,至达摩。为东土初祖。在少林寺面壁九年,是教无 言之心印于无言也。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。僧璨为三祖。道信为四祖。弘忍为五祖。弘忍之下,有慧能神秀二大师,慧能之,行于南地, 故称南宗,神秀之化,盛于北地,故称北宗。而北宗不免如来之迹,南宗的得祖师之神髓。六祖慧能之下,生南岳青原两系。南岳传于马祖,青原传于石头。马祖之下独盛,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。至宋朝,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。总是五家七宗。 案宗之称,始于李唐。 (二)门(宗)的 1、来源: 《缁门警训》: “达摩祖师观此土之根缘,对一期之繁紊,而宣言曰不立文 字,遗其执文滞逐也,直指人心,明其顿了无生也。其机峻,其理圆,故 不免渐修之徒笃加讪谤。传法者自达摩为始焉,其下相继六代,横枝而出,不可胜纪。” 2、门的真义: 六祖慧能《敦煌本坛经》: “此法门中,坐亦不着心,亦不着净,亦不言不动。……此法门中,一切无碍,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,名为坐。见本性不乱 为。何名为定,外离相曰,内不乱曰定。外若着相,内心即乱。外若离相,内性不乱,本性自净自定。只缘境触触即乱,离相不乱即 定,外离相即,内不乱即定,外内定,故名定。维摩经云,即 时豁然,还得本心。……善知识,见自性自净,自修自作自性法身, 自行佛行,自作自成佛道。” “我于忍和尚处,一闻言下便悟,顿见真如本性,是以将此法流 行,令学道者顿悟。各自观心,自见本性。若自不悟,须觅大善 知识,解最上乘法,直示正路,……令得见性。” 3、门在修证佛法中的作用与地位 《六祖坛经》: “我此法门,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。……悟此法者,即是无念无忆无着,不起诳妄,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观照,于一切法,不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。” “摩诃般若波罗密,最尊最上最第一,无住无往亦无来,三世诸佛皆从中出。……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。……此法门是最上乘,为大智人说,为上根人说。……若闻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”

你的星座与血型注定了你的爱情与命运!点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详情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青岛净水器维修中心